《三国演义》精彩情节
草船借箭:
周瑜嫉妒诸葛亮,要他十天内造十万支箭,诸葛亮却仅用三天承诺完成。他向鲁肃借二十艘快船和六百名士兵,用布遮盖船只,两舷堆满稻草人。至第三天,大雾弥漫,船队靠近曹操水军驻地,诸葛亮指挥船只一字排开,擂鼓呐喊,曹操怕有埋伏令弓箭手射箭,待太阳升起大雾散去,共得十三万多支箭。
桃园三结义:
东汉末年,朝政腐败,天下大乱。刘备见招募义兵,与张飞饮酒时又遇关羽,三人情投意合,选定张飞庄后桃园焚香祭拜天地,义结金兰,立誓同心协力,救困扶危,上报国家,下安黎庶。刘备为兄,关羽第二,张飞为弟。
曹操诈叔:
曹操小时候游荡无度,叔父向其父曹嵩告状,曹操诈倒于地作出中风情状,叔父信以为真,曹嵩急视曹操却安然无恙,遂相信曹操之言,日后但凡叔父言操之过,均不听。
曹操献刀:
董卓专权,捏造罪名杀死少帝,满朝文武敢怒不敢言。曹操挺身而出,借王允七星宝刀进府行刺,不料被董卓发觉,他急中生智先以献刀为名骗过董卓,继而以试马为由侥幸逃脱。
陈宫捉放曹:
曹操谋刺董卓未成逃出京城,在中牟县被县令陈宫捉住,陈宫钦佩其忠义弃官同逃。逃到成皋,曹操错杀吕伯奢家人又杀死吕伯奢,陈宫看出曹操心狠手辣,但念及国家跟他到此,杀之不义,便弃曹操而他往。
关羽温酒斩华雄:
董卓当权,十八路诸侯兴兵声讨,先后有四位悍将被董卓部将华雄斩杀,袁绍担心无人拿下华雄时,关羽自告奋勇。曹操端热酒为关羽壮行,关羽提刀而出,俄顷拍马而回,掷华雄人头于地,酒尚热。
三姓家奴吕布:
吕布本姓吕,五原人。丁原用他做主簿,他认丁原为义父。后在赤兔马和金银珠宝利诱下,杀丁原改投董卓,又认董卓为义父,张飞蔑称他为“三姓家奴”。
王允巧使连环计:
董卓为乱朝政,司徒王允先将义女貂蝉许给董卓义子吕布为妾,不久又送给董卓。吕布知后心生嫌怨,在凤仪亭董卓撞见吕布与貂蝉私会欲杀吕布,王允与貂蝉趁机离间董卓与吕布,吕布对董卓顿起杀心,王允和吕布假传圣旨将董卓骗入城中,吕布刺死他。
陶谦三让徐州:
曹操攻打徐州,刘备引兵相救,太守陶谦命糜竺取徐州印让与刘备,刘备推辞。曹操退兵后,陶谦及其部属再次推让,刘备执意不肯,后陶谦病重第三次让徐州,刘备终推托,陶谦以手指心而死,徐州百姓拥立刘备为徐州牧。
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:
曹操平定山东,应诏进入洛阳,听从董昭建议逼迫皇帝移驾许都,满宠说服徐晃改投曹操,自此曹操集大权于一身,朝廷事务先禀曹操后奏天子。
孙策开创江东基业:
孙坚死后,其部由刚成年的长子孙策带领,因兵少将寡跟了袁术,立下汗马功劳却屡屡不得重用还受委屈,在程普等人劝导下决定离开袁术回江东建功立业,以报仇为名用玉玺担保向袁术借兵五千,历经磨难在江东建立东吴早期基业。
吕布辕门射戟:
袁术派纪灵攻打刘备并送吕布粮草和密信要他不救刘备,刘备写信求助吕布,吕布请来纪灵、刘备设宴调解,将方天画戟插在辕门外一百五十步处,一箭射中画戟小枝,避免了纪、刘一场厮杀。
曹操割发代首:
曹操攻打张绣期间,麦熟将刈,他传令凡过麦田有践踏者皆斩首,不料自己的马闯入麦田违反军令,他借言“法不加于尊”,以剑割发代首,并传示三军。
吕布殒命白门楼:
下邳失陷后,吕布被缚至白门楼,他恳请刘备在曹操面前说情,刘备以他认丁原、董卓为义父又杀之为例劝曹操杀他,吕布大骂刘备,曹操令将其缢死。
曹操煮酒论英雄:
曹操派人请刘备到小亭煮青梅饮酒,问当世英雄是谁,刘备说了几个人都被否定,刘备反问曹操,曹操说“今天下英雄,惟使君与操耳!”刘备惊得筷子掉地,天突降大雨雷声大作,刘备说是怕打雷才掉筷子,曹操认为他胆小如鼠不再怀疑。
关羽千里走单骑:
刘备兵败投袁绍,关羽被曹操所获,曹操欲收服他礼遇甚厚,但关羽身在曹营心在汉,为报曹操知遇之恩,他杀颜良、诛文丑解曹军白马之围,曹操更加喜爱他,派同乡张辽劝说,关羽誓死不背叛刘备,打听到刘备下落后即刻拜书告辞,“千里走单骑”“过五关斩六将”护送二位嫂嫂投奔刘备。
官渡之战:
东汉建安五年,袁绍自恃兵多粮足图谋消灭曹操,两军对垒于官渡相持数月,曹操亲率精锐奔袭袁军乌巢烧毁全部囤粮,袁军军心动摇纷纷溃散投降,曹操乘机全线出击以少胜多,歼敌 7 万余,袁绍父子仅率 800 余骑北逃。
曹操平定四州:
袁绍一再战败忧愤而死,长子袁谭与幼子袁尚自相残杀,曹操乘机离间袁氏弟兄,攻下冀州,又分兵击破青、幽、并三州,深入乌桓和辽东,灭尽袁氏平定河北,打下曹魏基业。
刘备三顾茅庐:
徐庶走马荐诸葛之后,刘备和关羽、张飞请孔明相助,两次拜访孔明都不在家,留下书信表达敬佩,第三次拜访时诸葛亮正在睡觉,刘备一直站到他醒来,诸葛亮被刘备诚心所动决定出山辅佐。
刘备摔阿斗:
当阳长坂之战,曹军来势凶猛,刘备虽冲出重围家小却陷入曹军,骁将赵云七进七出救出阿斗,刘备接子掷之于地,愠而骂之,赵云泣拜说“云虽肝脑涂地不能报也”。
诸葛亮舌战群儒:
三国中前期,刘备势力小被曹操赶得走投无路,想去投靠东吴孙权,派诸葛亮做说客,东吴谋臣刁难诸葛亮,他凭着满腹经纶舌战群儒,说得他们哑口无言,后经鲁肃协助说服孙权联合抵抗曹操。
七禽孟获:
三国中期,蜀国占据西蜀,南方孟获作乱,诸葛亮出征七次俘获孟获又七次将其释放,第七次孟获终于归顺蜀国,诸葛亮平定南方。
空城计:
三国中后期,诸葛亮出兵讨伐魏国,因要地街亭失手导致满盘皆输,被迫撤兵,司马懿大军追至,城中只剩二千五百军,他命令偃旗息鼓大开城门独自在城楼上弹琴,司马懿疑心有伏兵调头撤兵,诸葛亮躲过一劫。
失街亭:
马谡自告奋勇守街亭,却犯低级错误被司马懿打败,蜀军断了咽喉之路被迫撤兵,此为空城计之前的事。
斩马谡:
马谡失了街亭,诸葛亮想起刘备嘱咐“吾观马谡,言过其实也”,后悔不已,悲痛地斩了立了军令状的马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