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三国演义》相关内容
一、作者与背景
作者:罗贯中,元末明初小说家、戏曲家。
背景:东汉末年,朝廷腐败,宦官当权,民不聊生,天下大乱。张角兄弟揭竿而起,黄巾农民大起义爆发,各地豪强纷纷建立地方武装,形成各路豪强的割据之势。
二、主要内容
集中描绘三国时代各封建统治集团之间的政治、军事、外交斗争,揭示东汉末年社会现实的动荡和黑暗,谴责封建统治者的暴虐,反映人民的苦难,表达人民呼唤明君、呼唤安定的愿望。
三、主要人物及其性格
曹操:自幼放荡不羁,但很有才华,又足智多谋,善于随机应变。许劭评论曹操“治世之能臣,乱世之枭雄”。
诸葛亮:智慧的象征,清忠耿直,用人唯贤,谦虚、谨慎、认真又尽职、鞠躬尽瘁。
刘备:一代枭雄,宽厚仁爱,求贤若渴。
关羽:忠义、智勇双全。
张飞:勇猛粗暴、嫉恶如仇。
四、相关事件
桃园三结义:刘备、关羽、张飞在桃园结拜为兄弟,刘备为长兄,关羽、张飞依次为弟,三人决心投军杀敌,报效国家。
火烧赤壁:曹操率领大军南征,孙权与刘备联合,在赤壁用火攻之计大败曹军,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。
草船借箭:诸葛亮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,巧妙地用草船向曹操借得十万支箭,展现了他的智慧和谋略。
关公过五关斩六将:关羽为保护刘备家小,与曹操签订条件后归顺。他在斩颜良诛文丑报答曹操后,不辞而别,一路护送刘备一家老小过五关斩六将,最终与刘备和张飞相会。
诸葛亮智用空城计:诸葛亮兵出祁山,司马懿率大军兵临城下。诸葛亮城中空虚,但他沉着冷静,利用司马懿多疑的心理,大开城门,自己在城楼上弹琴唱曲。司马懿怀疑设有埋伏,引兵退去。
五、相关问题及答案
①《三国演义》中哪两位人物煮酒论英雄?各自的内心怎样?
曹操:故意试探刘备,看他是否能成大业、胸怀大志。
刘备:生怕自己被看出破绽,竭力掩盖,内心恐慌。
②写出《三国演义》中有关关羽的情节。
“温酒斩华雄”
“三英战吕布”
“过五关斩六将”
“单刀赴会”
“水淹七军”等。
③“桃园三结义”是指哪三个人?各有怎样的性格?
刘备:忠厚善良、礼贤下士
关羽:忠肝义胆、一身正气
张飞:勇猛粗暴、嫉恶如仇
④“丹凤眼,卧蚕眉,面如重枣,青龙偃月刀”这一肖像描写写的是哪部小说中的哪个人物?
《三国演义》中的关羽。
六、练习
写出与下列情节有关的人物
⒈桃园三结义:刘备、关羽、张飞
⒉怒鞭督邮:张飞
⒊千里走单骑:关羽
⒋过五关斩六将:关羽
⒌跃马过檀溪:刘备
⒍草船借箭:诸葛亮
⒎群英会:周瑜
⒏巧授连环计:庞统
⒐三气周瑜:诸葛亮
⒑割须弃袍:曹操
⒒七擒孟获:诸葛亮
⒓木牛流马:诸葛亮
⒔辕门射戟:吕布
⒕智料华容道:诸葛亮
⒖单骑救主:赵云
⒗义释严颜:张飞
⒘智取瓦口隘:张飞
⒙拔箭啖睛:夏侯惇
⒚舌战群儒:诸葛亮
⒛挂印封金:关羽
21.火烧连营七百里:陆逊
下面描写的人物分别是谁?用两三个词概括其主要性格特点。
1.身长七尺五寸,两耳垂肩,目能自顾其耳。
人物:刘备,性格特点:忠厚善良、礼贤下士
2.面如重枣,唇若涂丹,丹凤眼,卧蚕眉,相貌堂堂,威风凛凛。
人物:关羽,性格特点:忠肝义胆、一身正气
3.纶巾羽扇,身衣鹤氅,素履皂绦,面如冠玉,唇若抹朱,眉清目朗,身长八尺,飘飘然有神仙之概。
人物:诸葛亮,性格特点:智慧超群、从容镇定
4.身长八尺,豹头环眼,燕颔虎须,声若巨雷,势如奔马。
人物:张飞,性格特点:勇猛暴躁、嫉恶如仇
5.身长七尺,细眼长髯,“治世之能臣,乱世之奸雄”。
人物:曹操,性格特点:奸诈狡猾、权谋过人
6.头戴三叉束发紫金冠,体挂四川红锦百花袍,身披兽面吞头连环铠,腰系勒甲玲珑狮蛮带;引箭随身,手持画戟,坐下嘶风赤兔马。
人物:吕布,性格特点:勇猛无谋、反复无常
选择题
1.《三国演义》这部名著中,有一位过五关、斩六将的英雄好汉,选出相关组合正确的一项是(D)
A、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B、赵子龙单骑救主
C、关云长刮骨疗毒 D、诸葛亮舌战群儒
2.《三国演义》中“白帝城托孤”这一情节涉及到的主要人物有(C)
A、曹操、孙权、刘备 B、刘备、关羽、刘禅
C、刘备、诸葛亮、刘禅 D、曹操、曹丕、司马昭
七、重要情节简述
曹操刺杀董卓:曹操为报国仇家恨,趁董卓醉酒时欲行刺,不料董卓从铜镜中看到曹操的举动,曹操急忙改口献刀,后借机逃走。
陈宫放曹与宁我负人:曹操在中牟县被擒,陈宫因赏识曹操的才能而放他逃走。途中曹操误杀吕伯奢一家,说出“宁我负人,毋人负我”的话,令陈宫失望。
虎牢关诸侯聚义与三英战吕布:董卓进京后倒行逆施,十八路诸侯在虎牢关联合讨伐董卓。吕布英勇无比,一连击败诸侯联军多位大将,张飞、关羽、刘备三人合力才将吕布打败。
孙坚私藏玉玺与诸侯联盟分崩离析:孙坚在洛阳城寻得传国玉玺,心生异念,借故返回江东。诸侯们得知后心生不满,各自心怀鬼胎,不久便各自散去,联盟分崩离析。
王允巧设连环计:王允利用董卓与吕布之间的矛盾,巧施连环计,先将貂蝉许给吕布,后又献给董卓,使董卓与吕布父子反目,最终吕布杀死董卓。
官渡大战与曹操称霸:袁绍与曹操在官渡展开大战,曹操采用许攸的计策,烧毁袁绍的粮草,大破袁绍大军,奠定了曹操在北方的霸主地位。
荆州争夺与关羽败走麦城:诸葛妙计夺得荆州后,关羽单刀赴会,展现了他的英勇。后来关羽水淹七军,威震华夏,但东吴吕蒙白衣渡江,偷袭荆州,关羽最终败走麦城,被东吴所擒并杀害。
火烧连营与刘备托孤:刘备为关羽报仇,不顾群臣苦谏,兴兵伐吴。东吴陆逊坚守不战,待蜀军兵疲意沮时,火烧连营,大败蜀军。刘备败走白帝城,感伤懊悔而病,临终前托孤于诸葛亮。
诸葛亮北伐与鞠躬尽瘁:诸葛亮先后六出祁山北伐魏国,虽屡败魏军,但始终未能成功。他日夜操劳,心力交瘁,最终病死于五丈原,实现了“鞠躬尽瘁,死而后已”的誓言。
八、总结
《三国演义》通过丰富的情节和众多的人物形象,展现了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的历史画卷,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政治、军事、文化等方面的特点,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