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悟空传》:那些打动人心的瞬间与思考
一、触动内心的悟空形象
曾经听过一句霸气语录:“我要这天,再遮不住我眼。我要这地,再埋不了我心。要这众生,都明白我意。要那诸佛,全都烟消云散。”这句源自《悟空传》的话语,竟成为我走进影院的缘由。
初看电影《悟空传》,略有失望,它与原著相差甚远。耐着性子看下去,影片的特效、人物塑造却也值得称道。恢弘的天宫,帅气的人设,炫酷的打斗,让人为之屏息,叹为观止。
成也在燃,败也在燃。原著的燃度极高,改编起来难度极大。但多年的阅读经历,让我对悟空有了自己的认识。他不再是印象中的西游形象,也不是期待中的《悟空传》模样,却依然是我心中的猴哥。
当他说出“从今往后一万年,你们都会记住我的名字”时,我们仿佛看到了年少的自己。每个人心中都曾有过成为英雄的梦想,无论是《大圣归来》中江流儿的自豪,还是《大话西游》中紫霞的期待,都曾让我们心动。而《悟空传》中的悟空,让我们再次想起了那个中二的少年,那个以为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,要改变世界的自己。
如今,有些人渐渐长成了自己讨厌的模样,惟命是从,卑微到尘埃。而悟空的反抗精神,却能让我们在听到他的宣言时,泪流满面。他见花果山被毁,要向天复仇;见巨灵神欺负人,要伸张正义;见妖云害村民,要打倒妖云。他的每一次行动,都充满了力量,让我们感受到了青春的热血与侠义。
今何在的小说,以注定不凡的少年为主角,描绘他们在动荡中挣扎,在绝望中求生的故事。悟空也不例外,他与世俗格格不入,在命运的捉弄下,依然奋起抵抗,以命相搏。这种个人在命运中的无力与凄凉,被今何在刻画得淋漓尽致。
遇到南墙,去撞;遇到黄河,去渡。这就是生活,我们曾经桀骜不驯,以为可以改变世界,如今却渐渐失去了那份勇气。看到悟空捅破天,我们或许会暗爽,因为他让我们想起了曾经的自己。
二、神仙故事的另一种展现
《悟空传》的导演是郭子健,他曾与周星驰合作过《西游降魔篇》。因此,电影变成了“天庭高校”的故事,这并不让人意外。从周星驰开始,我们就知道,神仙也是普通人,他们也有喜怒哀乐,也有七情六欲。
在电影中,我们看到了神仙的亲情、爱情、善念、恶念、执念、大义。紫霞想念母亲,杨戬收集花种,阿月留下遗言,巨灵调戏仙女,卷帘心系村民……这些细节,让神仙的故事变得更加真实,也更加感人。
爬上神坛,神佛与我们无异;跌下神坛,我们与神佛无别。凡人总是对自己拥有的挑三拣四,对自己缺少的毫无底线。就像久旱逢甘露,我们不会在意雨滴的杂质;就像溺水的人抓住水草,不会在意水草的品种。杨戬在花果山的经历,让我们看到了他内心的柔软;紫霞的陪伴,让悟空暂时忘记了反抗天庭的使命。
华晨宇在《悟空传》主题曲《齐天》中问道:“是不是成了佛,世间便没了魔?”如果成了佛,世间何处生魔?如果不成佛,我们又何苦?做一个有哭有笑的凡人,不好吗?
今何在笔下的悟空,穿上了西游的外套,包装了现实的生活。他的形象由别人来演,他的故事由别人来说,但他的情绪、他的生命却因我们而活。我们眼中的悟空,就是我们自己的曾经。
三、悲剧背后的成长
什么是悲剧?鲁迅说,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。在《悟空传》中,我们看到了许多悲剧的瞬间。村民们倒在冰天雪地中,鲜血流遍长街;紫霞对悟空咆哮,悟空抱着紫霞,听着《从前的我》,心中充满了痛苦。
成熟是一个很重的词,它意味着失去。我们无法责备杨戬的屈服,无法惋惜天蓬的忍辱负重,无法指责天尊的视而不见。就像我们在生活中经历的痛苦和抉择,我们都曾经历过。
但是,我们在悲剧中变得坚强,我们会成长,会优秀,会变得刀枪不入。菩提说,你感到无能为力的时候,才是你觉醒的开始。悟空曾经是王者,最终跌落凡尘,粉身碎骨,才得以重生。
相较于普通人,悟空是难题,他经历了太多的失去,才奋起反击。菩提说,鸿蒙初辟本无性,打破顽冥须悟空。只有当我们失去一切时,才会真正觉醒,去掌控自己的命运。
四、时光流转中的悟空
时光流转,书中的悟空经历了 300 年的重生,而现实中的我们也经历了 17 年的更迭。从最桀骜不驯的年纪,成长为日夜操劳的普通人,我们曾经活得轰轰烈烈,看尽繁华,最终却败给了柴米油盐。
《悟空传》中的故事围绕着母女失和、两小无猜、三角恋爱、阶级矛盾等展开,塑造了一个有血有肉的悟空。他喊过口号,吃过苦头,谈过恋爱,又曾倒下,但他始终是一个活着的悟空。
也许明天,也许很远,我们心中的那只猴子,会端坐在莲台之上,无悲无喜。但他曾经的热血与叛逆,将永远留在我们心中。
《西游记》的作者吴承恩从未想过自己的作品会成为四大名著,也从未想过会有如此多的作品借鉴。如今,《悟空传》也加入了西游的行列,它与原著不同,但核心却未变。
它依然充斥着怀疑和反叛,依然以极强的反权威意识、反命运意识,冲上云顶天宫;依然充斥着希望和绝望,依然以极强的悲剧色彩、斗争色彩,去取想要的一切。
细数这些年的大圣们,他们都有各自的特质。《悟空传》中的彭于晏,以逆天行命的悲剧英雄色彩引起了我们的共鸣。
当《大话西游》中大圣出场的背景音乐响起,那些曾经的记忆,都在我们心中复活。愿我们加班十年,依然有梦仍是少年。
如何评价《悟空传》
在网络文学兴起的年代,《悟空传》脱胎于《西游记》,却成为一部完全不同的作品。作者今何在说,他写出了《西游记》真正想表达的东西。
如今,电影《悟空传》上映,它的改编难度极大。小说采用“意识流”叙事手法,叙事跳跃,意境丰富,语言热血澎湃。对于不喜欢这部作品的人来说,可能会觉得它“中二”。
郭子健担任导演,他曾与周星驰合作过《西游降魔篇》,这让人对电影有所期待。电影的开头气势磅礴,一群神仙候选人在天机塾修仙,故事充满了言情修仙剧的套路。
电影的前半部分节奏缓慢,剧情狗血无力,男女主角的 cp 感不足。直到悟空石心被夺,他开始反抗天命,电影才有些《悟空传》的味道。
几个演员的形象和演绎都算过关,但角色塑造过于单薄,难以给人留下深刻印象。电影中的对抗天地变成了对抗天尊,格局小了很多,原著中的悲壮化为了符号化的抗争,让人感觉食之无味。
悟空跟着唐僧去西天取经,离曾经的自己越来越远。这部电影特效精美,制作过关,演员及格,但却很难打动人。它最大的作用,就是让失望的人回去翻看小说,感受那中二又热血的青春。
当然,如果只是想看特效、明星、言情,并且不喜欢原著,这部电影还是可以一看的。